美华裔知名人士谈更新话语权观念 关系到海外华人的自我定位

美国华人公共外交促进会、全美中华青年联合会等机构,日前,在洛杉矶联合主办的“名家论坛”,邀请《伊利华报》社社长浦瑛、美国英文版《洛杉矶邮报》独立董事任向东等就海外华人话语权的概念、掌握话语权的方式、更新观念掌握话语权的内容实质等方面发表阐述。他们一致表述,海外华人社会在当地社会的话语权目前较弱,掌握华人社区在主流社会的 话语权,对海外华人的未来发展将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image1 (5)

以五大湖之一的伊利湖命名的《伊利华报》,发行以克利夫兰为中心,覆盖五大湖区附近、以及美国中部多个州的十多个大中型城市。《伊利华报》社社长浦瑛在刚刚结束的美国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在克利夫兰举办期间,被市政府选中,作为当地城市的华裔代表,照片被悬挂在市区主要大道上。她在发言中指出,虽然华文媒体在近年来开始受到美国社会的关注,影响力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是从国际话语权的几个要素上来看,包括话语施行者、话语内容、话语对象、话语平台和话语反馈等方面都需要华裔社区尽快转变和更新固有的思维模式、话语方式以增强影响主流社会的话语权软实力。

特别是在目前西方国家的国际话语权强势地位情况下,海外华人有可能发挥非常特殊的作用,特别是在公共外交等领域,大有作为。但是海外华人如何掌握话语权,则需要海外华人的共同努力。

她举例,作为在美国中西部的华文媒体,也曾经沿用惯例,举办中国文化节活动,虽然很热闹,但是,影响力有一定的局限。随后,他们开始和当地举办多年的亚洲文化节组织机构联络,希望参与其中,当然受到热烈欢迎。结果,多年下来,不仅亚洲文化节规模越来越大,同时,中华文化也成为文化节中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组成部分,而她们的报纸也成为当地最有影响力的少数族裔媒体之一,州政府和市政府的重要活动,每次都邀请她们参加。

今年《伊利华报》牵头主办的第五届“伊利杯”全球华文征文大赛,主题为“中国人的梦想”,从主题设置上不难看出主办单位的用心,希望通过较为平和、具有价值观共鸣的内容和方式,将中国梦的故事传递到世界。

对于目前华人社区的主要活动,比如迎来送往,除了嘉宾致辞,内容乏善可陈;文艺演出、展览、商务交流、公务等活动受众长期单一、重复;社团活动除了交接宴会、了无创意的座谈会外,似乎无可发挥;而对于主流媒体上评论或者采访者的言论而发起的抗议活动、签名抗议活动,如何期待能获得主流社会民众和媒体的理解和尊重?如何期待去拓展华裔权的平台?

美国华人公共外交促进会会长、英文版《洛杉矶邮报》独立董事任向东表示,从了解话语权的概念,到熟悉掌拓展和握话语权的过程,对海外华人社区学习和成长有重要的相辅相成的作用,更对海外华人社区的成长和未来有重要的影响。

比如如何更新观念对于活动的主题和内容给予精心策划;如何与媒体建立良性的沟通和互动关系,特别是主流媒体的渠道;当然,重点还是要如何将活动主题、诉求等内容用平实、具有共同价值观的、令人容易接受的话语方式阐述出来;都会考验和体现我们的智慧和格局。

同时,我们的话语权不仅只在华文媒体的平台体现,同时也非常需要在当地的主流媒体上有所建树。他举例,前一段时间,南海仲裁案后,海外华人华侨社团纷纷发表声明谴责这个仲裁,但是,非常遗憾的是,基本上这些声明都是中文的,可想而知受众的范围所在。

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也是掌握话语权的一个重要阵地。当然这一切都源于我们要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建立核心价值观,这也何尝不是华人社区对于未来发展的自我定位呢?(AACYF洛杉矶讯)